日本电饭煲为什么这么贵

米饭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主食,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少拥趸。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他们不仅承继了我们吃米饭的习性,还将“煮饭”精细化,煮饭的机器由此获得高附加值,发展到现在,买一台电饭煲花费上万元已经不算稀奇。

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由日本人井深大(他也是索尼创始人之一)于上世纪50年代发明(其实更早的十年前三菱也推出过电饭煲产品,但因为产品缺陷太多,无法批量上市销售),这台电饭煲并不好用,实际上只是一台具有电热装置的锅而已。

年,东芝把能够量产、还内置定时功能的电饭煲推向了市场,从此电饭煲作为一种通用的煮饭工具逐渐普及开来。问世之初的电饭煲功能极其简单,它的原理就是将水分蒸发完以后就停止加热,但也常常会出现米饭煮不熟的情况。

经过了将近10年的摸索,日本人针对米饭的特性运用温控原理将定时装置进行了改良,变成了达到预设温度后再停止加热,这一原理也沿用至现在。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集成电路在半导体领域被广泛应用,电饭煲逐渐多了煮粥等其他功能。而80年代由于热感应技术的运用,弥补了之前无法均匀受热的缺陷,电饭煲从此能做出粒粒分明的米饭了。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人在电饭煲上的发明创造更加登峰造极。例如,延伸了煲粥、炖汤、做点心的功能,将电饭锅与压力锅融合,开发特制材料的锅体和内胆等。

伴随着电子研发技术的提高,电饭锅的电热元件、控温和定时装置也进行了数次的更新换代。尽管核心功能基本没有变化,但随着微处理器芯片入驻电饭煲,其可以对烹饪的诸多要素实现程序控制,如温度、火力、时间、升温模式等等,功能日渐丰富,操作也更省心。

而整个过程中的亮点在于:每次技术改进与革新都是日本电饭煲厂商率先发起的,随后其他国家的品牌才逐渐跟进。

目前,日本市面上常见的电饭煲品牌包括象印、虎牌、日立、三菱、松下、东芝、夏普等。日本电饭煲究竟贵在哪里?简单总结为以下四个特点:

关键词一:压力

我们在不少日本电饭煲的外身都能看到“压力IH”字样,这个“压力”当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压力”,而是指电饭煲搭载了加压引擎,米饭沸腾前加压实现a化,在蒸煮的同时加压,使得多余水分溶解,达到理想的口感。

具体来说,带压力的电饭煲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

1.在煮饭程序的早期阶段增加高压,可使更多的水份浸透到米的内部。作用是提高酶的作用,促进糖分的分解,使米饭口感更香甜。

2.在蒸饭程序中进行加压,可蒸去多余的水分,让米粒提升了粘度和弹力,却又粒粒饱满、颗颗分明。

3.通过加压、减压过程的往复,使米饭上下翻滚搅动,受热更均匀,营养转化更充分。

象印的七段压力电饭煲号称能控制每段0.05单位细微的压力变化,不管是想要香糯感的便当饭,还是颗粒感的咖喱饭,都能轻松实现。七段压力支持最大1.3个气压,如果特别倾向糙米饭,或者某种菜谱,这就发挥产品特长了,但是个人感觉生活中用到的时候不多,所以普通家庭买三段压力的就足够了。

关键词二:IH

电饭锅的加热方式有多种,比如底盘加热、上下立体加热、三维立体加热和IH电磁加热等。传统的电饭煲内胆底部设计的是一个加热盘或者加热带,通过电能将加热盘加热后,再将热量传导到内胆上,不但热量会有损耗,而且加热均匀程度且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在使用时稍不注意在加热盘里滴了水,也可能导致电饭煲发生故障。

目前最主流的电饭煲加热技术是IH电磁加热,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省去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加热速度更快,通过多级线圈,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加热更加均匀。

IH电饭煲还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米饭口感和营养都有大幅提升。顺便说一句,IH现在也不是很难,国产苏泊尔、美的等小伙伴都已经成功生产出来了,价格也便宜很多,当然高端产品也有,没有对比使用过不便评论。

关键词三:智能

随着智能芯片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电饭煲必然也会赶上这个时髦,很多日本品牌电饭煲都预置了很多智能的模式,如快速煮饭、煮稀饭、蒸汽控制、煮多种不同料理等等,用户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煮饭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模式就可以了,如可以制作日式土豆炖牛肉、奶油炖菜等菜品,以及鲜奶油等点心的“搅拌烹调”设置,能够烹制出柔滑、粘稠稀饭的“极美粥”、可制作入味什锦饭的“什锦”选项等,预置模式在20种以上的电饭煲随处可见。

以我手里的两台日本品牌电饭煲为例,象印NP-HTH10C堪称象印经典款,给你们看一下操作界面你们感受一下:

如上一篇文章所说,除了煮米饭的多种可能,预约个早上喝粥也很方便,“休眠保温”功能也很贴心,会自动调低温度,防止米饭变干、变色、变味。

另一台从日本人肉背回来的日立RZ-VG10M除了煮饭的基本功能,还可以做甜品,产品手册里也确实有美妙的蛋糕图片,不过个人还没有试过。说到这里,还是要感叹下国外的客户服务,一台电饭煲买回来,里面有一张彩色的使用手册、一张黑白的产品结构说明,以及一本完整介绍各种功能和菜谱的册子。这种“假设用户是笨蛋”的服务还是很值得国内制造企业学习的呀!

关键词四:内胆

内胆的材质和涂层分级是区分电饭煲质量的重要依据。电饭煲内胆的材质以铁合金为主,像日立使用了铝+铁为主的多层金属,综合了铁与氧化铁的高传热与高蓄热特点,虎牌“土锅釜”内胆涂层采用了远红外陶瓷颗粒,接近土锅的材质;松下的“备长碳”涂层、日立的碳氟素涂层、东芝的钻石+银涂层可以增加远红外放射率,提高加热效率与均匀程度。

象印的内胆号称“極め羽釜”,所谓“釜”,就是一种炊具,有很多关于釜的典故,比如项羽“破釜沉舟”,还有著名的《七步诗》,曹植所吟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釜”就是古代人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种炊具,后来传入日本。

“羽釜”特指下面这种形状的锅,周围多了一圈像翅膀的东西,能够从内锅的羽翼部分通过导热加热锅体,实现了就像炉灶的高火力火焰包围炒锅那样的效果。

之所以“极致”,是因为内胆采用手工方式打造,锅体材料使用了日本岩手县传统工艺品“南部铁器”,在铁器界享誉盛名。大家都知道,铁锅做的米饭更加香甜,其主要原因在于铁的加热效率高。通过“羽釜”和双层内盖等设计,热传导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确保整个锅上下温度尽可能一致,米饭自然香喷喷。

可是,如果大家都用铁锅做内胆,产品逼格和价格差距岂不是拉不开?所以日本厂商又想破脑袋开发出瓷晶内胆、黄晶蜂窝内胆、钛氧黑钻内胆、红外内胆、紫砂内胆……在不粘、导热、耐磨等功能上各有特色,但说实话,爱吃米饭的你肯定也吃不出差别来。

说了半天,还要做一些必要补充:

海淘回来的日本电饭煲当然不错,不过一定要注意电压问题,日本国内电压为V,国内为V,如果你爹或者你妈一不小心直接插上去了,霹雳加闪电后好像还是可以修的,只是价格肯定不便宜啦!在日本国内可以买到V电压的“国际版电饭煲”,功能没那么齐全,价格反而不低,感觉不太划算。

其次,日本带回来的电饭煲操作界面和说明书都是日语,基本的使用猜着大概意思没有问题,但是有些功能就不太好开发了,比如我是不太明白如何拿电饭煲做甜品。

对于锅的清洗,因为象印涂层完全彻底不粘锅,洗锅变得无比愉快。当然,也就从来用不到铁丝球那种粗暴的东西,提醒大家也尽量不要用金属锅铲去盛饭或者盛汤。

另外,江湖盛传日本当地电饭煲和国内买的日本品牌会有质量差异,我没有做过拆分,很难给一个权威答案。去年采访美的,得知他们也在给一些日本品牌电饭煲做代工,至于是哪些日本品牌?出口日本的要求是不是比中国本土的要严格?严格多少?涉及到商业秘密就无从得知了。

参考资料:

清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