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制作粽子配方素食报
关于粽子的起源,大家普遍知道的是为了祭奠屈原。
这说法来自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公元前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粽子的来历是一个渐变演化的过程,最早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开始使用“火”,用树叶包裹食物投于火中烧制,熟后剥去烤焦的叶子,食用里面的食物。这应该是粽子最早的雏形。
粽子正式定为端午节节日食品,则在晋朝。而且品种也开始多样化。益智仁、板栗、红枣、赤豆等被加入了馅料里面。
包粽子所用的皮料从菰叶(茭白叶)变革为箬叶(竹子叶),芦苇叶。还有一种采用竹筒,叫竹筒粽。到现在箬叶、芦苇叶依旧作为粽子的主要皮料。
从馅料的品种来说,南方比北方要丰富。北方主要采用糯米配以小枣,南方则加入豆沙,肉类,蛋黄、蜜饯、莲蓉、栗子等等。到了现在,各种奇葩馅料已经到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地步。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传统馅料。尤其我们素食人,在购买粽子时一定要看好配料,保证没有荤腥原料。
现在工业化生产,各种化学添加剂被用于各类食品中,粽子也难逃过。具体都加了什么就不说了,总之,能自己做还是自己作为好。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好的配方
甜粽子(生米版):
原料:白糯米(或大黄米,或白糯米和大黄米混合),红小豆,大枣(或蜜枣),葡萄干,冰糖,花生,薏米。
做法:1.糯米泡4小时-8小时,红小豆泡8小时,薏米泡4小时,花生泡4小时,大枣去核。
2.取2片粽叶,1/3处折成三角袋,放上泡好的糯米,再放入5粒葡萄干,两小块冰糖,2粒花生,8粒薏米,再放一层上糯米,包好。
3.放入锅里水没过粽子,煮40分钟。
注:A.喜欢红糖的可以在白糯米里拌入红糖。
B.家庭制作,如果嫌麻烦,其实只用四种原料就可以,最简单的原料只用糯米、大枣(或蜜枣)、糖、粽叶就可以。
如果您只用粽叶和糯米,也未尝不可。
甜粽子(熟饭版):
米料:白糯米2碗,植物油油1汤匙,细砂糖2汤匙,桂花酱1汤匙,
内馅:豆沙(或枣泥、莲蓉),蜜枣10粒。
做法:1.糯米泡4小时,拌上植物油,加适量水放入电饭锅煮熟,跳闸后再焖20分钟,取出趁热拌上桂花酱及糖。
2.取2片粽叶,1/3处折成三角袋,放上饭,再放入豆沙、蜜枣,再放一层上糯米饭,包好。
3.放蒸笼蒸半小时。
咸粽子(熟饭版):10个量。
白糯米克,黑糯米克,红小豆克。
A:酱油1汤匙,植物油1汤匙(18克)。
咸粽内馅:香菇10朵泡好。金珀--10个,煮熟花生1碗,煮熟栗子10粒,萝卜干1碗。
调味料:植物油2汤匙,酱油1汤匙,糖1汤匙(约12克),胡椒粉少许,五香粉少许。
1.萝卜干先入锅内爆香,再放入香菇,再入其他馅料及调味料,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煮至收汁。
2.红小豆洗净,放入开水中煮开,泡一下倒去水。白糯米,黑糯米泡4小时。加水放电饭锅里焖熟跳闸,再焖约20分钟。拌入酱油1汤匙,植物油一汤匙。
3.取二片粽叶,1/3处折成三角袋,放上饭,再放上馅料,再盖上饭,包好,包法有别于甜粽,放蒸笼再蒸30分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