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容桂70年奋进书写工业传奇南方新闻

从空中俯瞰,德胜河宛如玉带镶嵌在顺德中心城区。沿河而行,一路风景迥异——波光粼粼的大汕岛,货如轮转的高新区,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流光溢彩的渔人码头……

透过一幕幕的场景切换,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从桑基鱼塘到制造业重镇,从宜居小城到文旅高地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容桂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工业血脉。从清末民初成为顺德乃至全省的丝织业中心,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建成全省首家现代化高级生丝示范厂,到改革开放之初成为“粤家电”大军排头兵,再到如今先进制造业集群崛起,容桂工业几度蝶变,在每个时代勇立潮头,收获荣光,也是广东制造从弱到强的缩影。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容桂深耕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攻坚村级工业园造空间,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造环境,书写“顺德制造”下一个百年传奇。

南方日报记者蒋晓敏

拔节生长

一座制造重镇的坚守与突围

作为容桂城市的重要名片,制造业的兴旺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容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上世纪20年代,由于丝织业的发达,顺德有“南国丝都”“广东银行”之称,当时顺德乃至全省的丝织业重心就在容奇和桂洲,千人以上的大丝厂整个广东才4家,容奇独占其三,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工业产品销售额超亿银元的大镇。

这也奠定了容桂非比寻常的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年2月8日,全省首家大型现代化高级生丝示范厂——国营顺德丝厂在桂洲里村德胜河畔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白丝30.77吨,平均达到A级,结束了广东从未缫制出A级生丝的落后状况。

年,顺德县生丝产量达吨,生丝产业上交利税万元,成为全县工业重要支柱,这当中容桂多家丝厂贡献巨大。

改革开放后,与吃饭、穿衣相关的民生产业蕴藏巨大商机,敢为人先的容桂人抓住机遇一跃而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年,全国首批“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在容奇诞生;年,桂洲柴油机配件厂(桂洲第一风扇厂前身)试制出全国第一台吊式电风扇;年,珠江冰箱厂的工人们“敲打”出中国第一台双门双温电冰箱;年,桂洲电器制品厂试制出了国内第一个直筒式自动保温电饭锅;年,万和电气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超薄型水控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

从年桂洲公社被评为全国最富裕公社,到年桂洲镇获“全国最佳乡镇”和“全国乡镇之星”称号,再到年容奇、桂洲合并时,容奇总产值超过亿元,每一个十年都是容桂不断超越自我,向上突围的刻度。

容桂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机遇,更离不开容桂人对机遇的敏锐把握。在家电产业集群显现之后,容桂抓住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契机,在产业链国际分工中不断上行,打造了智能家电、信息电子、医药保健、精细化工、机械模具等高附加值产业,从此容桂制造业的“火种”始终熊熊燃烧。

如今,容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仍然无比强劲,且纷纷登上世界舞台。“微波炉大王”格兰仕集团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综合先进白电集团,打造了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品牌的样本;万和新电气打造全球领先的厨卫电器以及热能热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科顺防水正向建筑防水行业全球前三名发起冲击;伊之密作为中国装备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全球布局不断加速……

容桂形成了突出的产业和产业链优势,拥有产值超十亿元企业15家,占顺德总数过半,形成了以智能家电、信息电子、机械模具、化工涂料、医药保健及互联网应用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还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小到螺丝、大到压缩机的各类零部件配套都可以就近取材。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容桂制造业之所以从亦步亦趋到稳扎稳打,从独树一帜到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其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洗礼中,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专业制造体系、强大的核心技术实力、可持续增长的研发创新产业链,成为顺德乃至广东制造业版图上耀眼的存在。

腾笼换鸟

一场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作为全国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工业大镇,容桂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各大中小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过3.7万家,辖区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70%。

为了破除产业发展空间捉襟见肘这道“紧箍咒”,从首创工业地产模式成就全国最早一批的“三旧”改造实践,到建成恒鼎工业园探索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样本,到打造顺德首个跻身3A级旅游景区的“三旧”改造活化项目,再到当前轰轰烈烈的村级工业园改造热潮,在向低效土地“开战”的漫漫长征路上,容桂一直是顺德乃至广东冲锋在前的“拼命三郎”。

“以1核心、9园区、11项目为重点,全年完成亩拆除清退任务。”这是容桂“挂图作战”攻坚村改的军令状。日以继夜研讨评估,穿街走巷宣讲沟通,马不停蹄对接洽谈,容桂村改人全力以赴奋战在村改一线。

对于容桂而言,攻坚村改,不仅仅是腾出空间,也是一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容桂是一座充满实业味道的城市。”在《中国千亿大镇》作者林德荣看来,容桂的工业化之路之所以坚实,是因为容桂的工业化之路是一条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路。容桂的工业企业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或是本土化了的外来投资企业,因此如果说容桂的城镇化是一座大厦的话,那大厦是建立在坚实的工业化基础上的,其城市人口的聚集也是以工业化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

因此,在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进入“拆建并举”的新时期之际,面对来之不易的宝贵空间,容桂能否围绕产业集群来为主题产业园做文章,将是容桂彻底告别“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走向“寸土”产生“寸金”的重要转折点。

容桂村改办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容桂多次参与佛山市、区两级在香港、北京、深圳以及顺德等地举办的各种招商推介活动,马不停蹄奔赴香港、长沙、深圳、东莞等地拜访意向投资方的高层及考察其项目。同时积极对接区顺控、科创等国资公司,借助国资的力量做好出让项目的估算及风险预判,或通过国资平台引入合作开发伙伴,目的都是希望实现高质量招商选商。

容桂的村改战场正成为全国资本瞩目的热点。近日,容桂先后与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顺德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村级工业园实现智能化改造。

事实上,对于这些新一轮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容桂已经进行了清晰规划。顺德南入口新兴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亩,将打造成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注入智能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四基工业园改造后将打造顺德集成电路产业园(四基);红星聚胜工业区B区则重点计划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类企业进驻。

产城融合

一方持续升温的创新创业热土

今年以来,以万和、伊之密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以阿波罗、泰科电子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纷纷进行增资扩产,成为容桂经济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格兰仕等早前到区外投资建厂的企业也陆续回流。“曾经我每天早上一睁眼,想的就是怎样再‘挖’出1平方米,但当时的顺德却没有足够的工业用地可供选择。”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说,如今村级工业园改造让他看到了机遇、空间、信心,要将研发、运营、高端制造等汇聚到顺德,再造一个格兰仕。

这也足以证明,从改革开放之初重视政商关系运作,为市场经济开拓了空间,也让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从此植入了政府基因,到如今民营经济兴旺不衰,主要在于容桂有着让企业安土重迁的良好营商环境。

当前,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容桂实现与全球产业链和市场深度融合、有效对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容桂精心呵护企业,持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今年8月,容桂发布《容桂街道扶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降成本、强载体、引人才等六个方面,出台了20条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容桂确定“东望、南联、西融、北接、中聚”的发展思路,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容桂进一步优化城市格局,打造东部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南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西部高品位生态体验区、北部高品质文旅商贸区,全面提升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以来,容桂对德胜河南岸的运营渐入佳境。随着渔人码头一期、二期项目,柴油机一期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推出,整个片区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反响热烈,成为容桂乃至顺德区的休闲旅游“新地标”“网红打卡热门地”。

未来,德胜河南岸还将是容桂城市建设的高潮区。通过美化、亮化、活化,逐步将德胜河南岸滨水岸线景观向东西两方向延伸,连同现有的渔人码头、柴油机、德志文化产业园等景点串联成线,容桂将打造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气息,集食、住、玩、游、购为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旅游景区和高品质城市文旅商贸区。

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顺德人永远是年轻的。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容桂人永远是冲锋的。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表示,面对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良好机遇,容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必将创造条件带头领跑,重镇改革开放先锋的雄风,勇当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样本

容桂旧马路:一路见证容桂百年繁华

在今年90岁的容桂民间文史爱好者何汉看来,最能将容桂过去、现在和未来完美联结的道路非容桂旧马路莫属。这条和他同龄的米道路,始建于年,是顺德最早的一条水泥马路,见证着容桂近百年来的荣耀时光。

如今,容桂正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旧马路改造成文旅商贸相融合的文化风情街,并和现有的渔人码头、柴油机、德志文化产业园等景点串联成线,助力德胜河南岸成为珠三角城市文化地标。

一条马路满载容桂集体记忆

旧马路前身叫圩头直街,位于容奇码头,新中国成立前曾是顺德的粮食交易集散地。

据何汉介绍,上世纪20年代早期,容桂丝业繁盛,旧马路附近聚集了各地过往人流,逐渐形成了商贸中心。但原有的曲径小路已不足以应付热火朝天的商贸,于是由政府牵头,商铺、业主按比例分摊,容奇商会“兜底”,用了4个月修成了顺德第一条水泥马路。

旧马路建成后,打铁、竹器、杉竹、果栏等行业开始聚集,旧马路上粮店、百货店、土特产店等各类店铺鳞次栉比。到了上世纪50年代,旧马路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上的服务行业,饭店、旅店、金融、国营商业总部都主要集中在旧马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容桂商业中心的转移,旧马路不复当年的繁华,逐渐成为喜庆和传统产品集聚的一条街。但对一代又一代容桂人来说,这里承载着他们无数的青春回忆。

年,容桂启动“容桂时光”改造项目,主要包括渔人码头·食品厂、顺德渔人码头、柴油机及新(旧)马路、东堤路、工业路一带。根据规划,其将被改造成集近代工业印记、商业起源、当地文化、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聚集地,并申请成为容桂第一个4A级风景区。

项目包括投资万元对旧马路片区的公有物业进行活化改造,通过保留片区内特有的骑楼建筑、渡口元素、市井文化,增设各种特色商铺,打造成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休闲商业区。

广东顺德渔人码头游艇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麦允添介绍,旧马路全长米,现已改造了米,其中的商铺已基本可以交付给商户使用。按照规划,已改造的米区域将被打造成顺德特产步行街,目前吸引了顺德知名的老品牌店铺进驻,预计今年10月全面开业。

德胜河南岸精彩景点串珠成链

容桂旧马路改造是容桂连点成线打造高品质城市文旅商贸景观带的重头戏,也是顺德中心城区升级不断提挡加速的缩影。

距离旧马路不远处,渔人码头一期、二期项目,柴油机一期项目已建成开业。原来破旧不堪的码头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带动整个德胜河南岸片区面貌焕然一新,渔人码头还获评为国家3A级景区。柴油机汇聚了工业文化、体育、休闲、饮食等多种元素,其园区式、复古式的风格深受市民喜爱。

如今,柴油机二期已经动工建设,改造后将用作创意书城、文创办公、创意集市、动漫电游产业、民宿、轻餐饮等用途。

此外,德胜河南岸亲水栈桥文化工程也已于今年完工。该工程主要由栈桥文化步廊和水文化广场两部分组成,总长度达1.1公里,广场内设置一个6米高米宽的水幕瀑布,配合夜晚的灯光效果,美不胜收。

容桂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副局长欧阳学表示,通过“串联”起渔人码头、德胜河南岸公园、德胜河滨公园、南岸景观亮化等项目,容桂将建设总长度约3.4公里,改造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滨河景观带,高标准打造德胜河“一河两岸”城市客厅,为顺德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品质生活新高地贡献力量。

■亲历者说

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楚隆:

容桂精神孕育了万和的成功

年,顺德锁厂改名为桂洲油汽炉厂,并转型生产打火机。这一年,锁厂的技术能手卢础其拉上两个弟弟卢楚隆和卢楚鹏,还有锁厂带过的徒弟叶远璋,下海创办了桂洲城西电器厂,为打火机产业做配套。

当时,顺德热火朝天的创业风潮鼓舞着他们。年,顺德全县的工农业总产值达38.8亿元,财政收入2.36亿元,居全省县域经济之冠,同时已实现由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跨越。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开拓出顺德全新的发展局面。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顺德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全国16%的名牌产品,知名家电品牌不断涌现。

很快,万和也成为容桂制造业大军中的主力军。年,卢础其带领弟弟、徒弟从零开始创办城西电器厂(年改名万和电气)。最初靠一台超薄型水控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一炮打响,开启了“水阀一开,热水即来”的时代。

此后的万和更是一路领先: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微电脑控制强排热水器、年研制第一台平衡式热水器、1年研制第一台冷凝式热水器、8年研制第一套能源集成热水系统……如今万和在厨卫电器领域拥有39项行业先进技术,多次主导或参与了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消毒柜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拥有多项专利,代表中国燃气具技术前沿方向。

“没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哪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在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楚隆看来,勤俭稳健、开拓创新,以及永远不怕困难的容桂精神,孕育了万和今天的成功。

卢楚隆回忆刚开始做冰箱除臭设备时,当时没有企业采用此方法,万和第一个去钻研,后来发明的臭氧消毒被冰箱行业普遍使用。“创新就是悟性。很多东西没有人教你,书上也没有,唯有通过自己的创新拼搏去改变局面。”卢楚隆指出,顺德企业一直以来就有稳健又注重创新的文化底蕴,这深刻影响了他们这一代人。

在中国家电企业中,万和显得有些特殊:四位老板中三位是亲兄弟——卢础其、卢楚隆和卢楚鹏,另外还有大哥卢础其的徒弟叶远璋。大哥卢础其善谋略,卢楚隆重实践,卢楚鹏偏管理,徒弟叶远璋15岁跟从卢础其学习无线电,对事业同样精耕细作。

当旁人都在担心家族企业的兄弟抗衡,万和却能够真正实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靠的就是万和一直提倡的“和”文化,卢楚隆认为这是万和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有非常高效的董事会,这跟我们目标一致、背景一致、大家一起成长非常有关。”卢楚隆说,万和从成立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营造这种文化。当初我们起名叫万和,也跟这个有关。只有天地人和,企业才能发展——20多年来,万和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

卢楚隆认为,容桂精神深深影响着企业攻坚克难的勇气。“人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能不能熬过难关就看这个。万和在面临很多困难时,全凭这股精神去冲锋。”卢楚隆认为,像他这一辈的容桂老企业家,多数都有勇于开拓的精神,“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给下一代,发扬下去。”

他回忆起万和早年遭遇的一次财务危机。当年的城西电器厂还没有改名“万和”,有一次因为手工操作不当被政府勒令停产,三个月后才能开工。当三个月过后所有的工人回来上班,公司却面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做企业最难受的莫过于此,心里没有底,员工还要养。”卢楚隆回忆,好在公司坚持四处联络找订单,一个新的客户订单最终挽救了他们,这也成为万和日后从弱到强的转折点。

针对成本升高、需求疲软给当下容桂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卢楚隆依然相信踏平坎坷成大道。“每一个经济低潮过后,接着也会推上一个高峰。”卢楚隆说,期待容桂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实现“二次创业”,再创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5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