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民,卖麻辣烫年入60亿,却被曝出厨

江苏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1.html

如果开一家麻辣烫店,一年能赚多少钱?

20万,还是30万?

有一个男人,他开得麻辣烫店,年入60亿。

全国有家店,甚至火到国外。

他只有小学学历,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

他放过羊,养过猪,捡过破烂,还被城管追着跑。

如今,他早已身价过亿,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家。

这个人,就是“东北麻辣烫鼻祖”,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杨国福。

从起初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店,到发展成知名企业,杨国福经历了辛酸的创业史。

杨国福

年,在哈尔滨宾县万发村,杨国福出生了。

他的前半生,深陷在贫穷的漩涡里。

父母生了6个孩子,每天一睁开眼,就看见八张大嘴等着吃饭。

为减轻父母负担,15岁的杨国福辍学回家,帮父母一起养家。

还未成年的他,苦活累活做了个遍。

放羊、养猪、种庄稼、卖西瓜……杨国福在那片贫瘠的黑土地上卖力劳作。

虽日复一日地耕耘流汗,但杨国福没倒腾出什么花样来。

钱,还是在跟他捉迷藏。

眼瞅着父母为生计发愁,全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杨国福急得直上火。

既然村子里赚不到钱,那就去县城碰碰运气。

于是,每天天不亮,杨国福就蹬着大二八,摁着小铃铛,往返40里地到县城收破烂。

他去建筑工地回收装水泥的袋子,再把袋子粉尘抖搂干净,随后缝补好,卖给别人装碳。

他一直清晰地记着那段苦日子,常常自嘲:

“抖搂那些袋子,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出来了,呼呼地全是烟。

等全抖完了,满身满面都是灰尘,只露出两只眼睛。

那日子,简直太难受了。”

但即便杨国福转战县城,家人依旧吃不饱饭。

在现实的逼迫下,他不得不从县城转移到大城市。

年,杨国福只身跑到哈尔滨投奔姑姑,跟着姑姑去繁华的街道摆地摊。

他推着一辆三轮车卖粥,还搭配着卖咸菜。

和城里人比,他赚得不多,但和自己以前在村里相比,他感觉还是在城里赚得多。

那时候,杨国福最开心的事,就是后半夜收摊回家。

因为回家的路上,有灯红柳绿的街景,有楼房里一家家亮起的灯。

他一边骑着三轮车看风景,一边憧憬未来:在这座城市里立足扎根,有一盏为自己亮起的灯。

为了这个梦想,杨国福拼足了劲儿努力赚钱,一天都不敢休息。

因为他明白:

自己没有别的本事,只能靠苦力、耐力,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和其他的小摊贩一样,见到城管,就像老鼠见了猫。

虽然杨国福很机灵,总比猫跑得快,但根据当时的整体安排,所有的路边摊都被取缔。

他们不得不平民换龙袍,各自租赁铺面谋生,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的增加。

杨国福租了一个相当于地下室的屋子,每月元租金,继续做原先的烤串生意。

那时候,招揽顾客全靠大喇叭喊,杨国福提前录好音,再用大喇叭循环播放。

但小本买卖经不起折腾,原材料天天涨价,各种证照费用不能省,店面租金也是笔大开支,杨国福被压的透不过气来。

天天烟熏火燎,烤串烤的胳膊都受伤了。

那段时间,他抽烟抽的很猛,每一缕飘散到空中的烟雾里,都缠绕着他的愁绪。

幸运的是,生活转机悄然来临。

当时,那条街上最火爆的生意是卖麻辣烫,每天都挤满了人。

看店里满满的人气,就知道钱肯定赚了不少。

杨国福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若有所思:要不,我也开始做麻辣烫?

说干就干。

杨国福先去吃麻辣烫,尝尝味道。

结果惨了,第一次吃麻辣烫,他不仅被辣的怀疑人生,回家后还拉得直不起腰。

但遭这么点罪不算什么,第二天,吃惯了苦的杨国福继续吃麻辣烫。

一天N顿,有几个人受得了,何况本就不吃辣的杨国福。

他只能频繁进出厕所,那种灼心灼肺,某些部位又辣又疼的感觉,让杨国福悟出一件事:

那些正宗的川味麻辣烫,并不适合本地人。

那自己就不去阳关道上挤了,搭根独木桥试试。

他开始自己研制汤底,根据尝试过的口味,先往电饭锅里加豆瓣酱和水,然后把菜放进去煮熟。

等他一尝,那股怪怪的味道,跟之前吃过的麻辣烫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又尝试炒香辛料,没成想,麻辣烫没做成,还把锅炒糊了。

好不容易做出成品,却被老顾客吐槽:“老杨,你这整得啥玩意儿啊,太难吃了。”

许多食客都给出负面反馈,杨国福虽不甘心,但还是把麻辣烫撤了下去。

但他并没有放弃,研究麻辣烫转入后台。

他做了几百次实验,浪费了几千块钱的调味料,仍没有研发出满意的麻辣烫汤底。

他都快崩溃了,最后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在麻辣烫汤底里加入奶粉和冰糖。

虽没抱希望,但结果却如愿以偿。

他将东北大骨汤作为汤底,除了添加奇葩的奶粉、冰糖之外,又放进最基本的花椒、八角等调味料。

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汤底,终于研发成功。

有了特制汤底,杨国福就有了底气。

年9月6日,杨国福下了血本,在永和街用一年一万八的价钱,租了间铺面。

第一家杨记麻辣烫在永和街开业,如他所愿,开业第一天,生意异常火爆。

店里准备的所有食材,下午就已售罄。

没用多长时间,杨记麻辣烫的独特口味,就吸引了大批顾客,店内一天的营业额开始破千。

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一个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百元左右。

而杨国福一天赚的钱,相当于3个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

亲朋好友看杨国福赚得盆满钵满,心生羡慕,纷纷前来,请教怎么才能分得一杯羹。

杨国福来者不拒,既然都是亲戚,就应该互相帮衬,互相扶持。

他主动分享炒料配方,还放出豪言:

“只要愿意做,都可以挂我的牌子。”

一时间,杨记麻辣烫火遍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随着店铺越做越火,联系加盟的人也络绎不绝。

想加盟的人多,竞争对手也多。

况且,那些竞争对手,多是十里八乡的亲戚,杨国福碍于面子,不能说些什么。

他脑子一转:“既然这么多人都想加盟,那何不趁这个机会,做一个自己的品牌。”

他将“杨记麻辣烫”更改为“杨国福麻辣烫”,走上开公司的道路,开启连锁品牌之旅。

老话说,人红是非多。

店铺越来越多,钱也越赚越多,是是非非接踵而来。

最开始,杨国福麻辣烫是靠亲戚开分店,慢慢发展起来的。

当加盟规模扩大后,很多问题浮出水面。

首先,是加盟商问题。

那些后来加盟的人,基本都是托杨国福的亲戚朋友,才开的连锁店。

于是,有人利用这层拐着弯儿的关系,开始肆无忌惮地钻空子、占便宜。

而且,当时加盟费用不高,总部没有相应管理规范,导致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

别说对顾客态度了,就是总部打电话,电话一接通,都直接飙脏话。

可想而知,对来消费的顾客,他们的态度又能好到哪里去。

再加上,当时杨国福麻辣烫生意火爆,加盟商都摆出一副“爱吃不吃”的样子,态度极其嚣张。

其次,是管理问题。

杨国福是第一次创立公司,没有意识到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连锁门店装修千门千面。

有的开在地下室,有的开在街边小铺,并且店内环境脏乱差,不美观不规范。

杨国福在田间

另一方面,早期的加盟商多是和杨国福一样,出身农民。

不仅管理能力较低,且店内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调汤师傅顺带管理。

一波又一波的问题此起彼伏,杨国福从中意识到:

若不及时改变,任其发酵,总有一天,杨国福品牌会被毁掉。

年,杨国福不顾妻子反对,毅然叫停势头正猛的加盟,正式启动品牌升级,设立了五大统一标准:

统一商标、统一店面设计、统一操作和服务规范、统一口味、统一广告。

不仅如此,杨国福还严选加盟伙伴,严格管控加盟商。

对现有加盟商进行重新考核筛选,及时剔除不负责任、不服从管理的加盟商。

但改革并不顺利,杨国福最头疼的,是“有的加盟商根本不服管,直接骂人、打人。”

但这更坚定了他改革的决心。

第三,利润太少。

年之前,麻辣烫都是按碗计价,每碗收费五到八块。

即便再控制成本,利润也不高。

于是,他改成了称重计价,让顾客自主挑选菜品。

这种方式,被后来许多同行争相模仿。

杨国福

改革大刀阔斧,两年内,公司就关掉了两百多家加盟店。

按照规定,杨国福退还了加盟费。

一边暂停加盟,一边退还加盟费,仅这一项,杨国福损失几百万。

最重要的是,竞争对手Z亮麻辣烫,趁势发展起来。

在Z亮麻辣烫的紧追猛赶下,杨国福难免有点慌乱。

他开始研究Z亮麻辣烫和自家企业的不同,果真从中发现转机。

虽然Z亮麻辣烫的加盟费低,但原材料却是通过外采代替自产,Z亮主要做品牌管理。

杨国福明白,好吃才是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他开始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以此保证所有连锁店口味相同。

他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寻找满意的食品加工厂,但最终失望而归。

直到一次韩国之旅,他才找到了心中理想的味道。

回国后,他马不停蹄地四处寻址,最后将工厂建在四川成都,还把集团总部从哈尔滨搬到上海。

杨国福忙得团团转,在上海和成都两地之间奔走。

有时候,他还自己拿着铁锹,和工人一起干活。

每天都在工地监工,最少要走3万步。

那段时间,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从此,杨国福真正走出东北,正式走向全国。

家大业大,杨国福的麻辣烫事业渐成行业翘楚。

但,盛势之下,暗流涌动,杨国福即将面对最具争议的食品安全问题。

年7月,杨国福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微博热搜。

某博主暗访杨国福麻辣烫,发现库内食材有老鼠啃咬的痕迹。

但店员却视而不见,继续使用。

厨房的抹布,不仅擦拭灶台灶具,清洗食材,最奇葩的,是员工还顺手擦洗鞋子。

娃娃菜不清洗直接上架,猪肺被当作抹布擦拭盆壁……

事件发酵后,杨国福当即发布道歉声明,并对涉事门店进行整改。

但,这已经不是杨国福第一次被曝出负面新闻。

年,有20多家连锁店铺在外卖平台上存在证照不符的问题;

年,又有人爆出,杨国福的员工在切肉的时候,直接把脚丫子放在案台上,画面非常美丽。

而媒体曝出的种种事件,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杨国福麻辣烫食品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众多网友吐槽,在杨国福麻辣烫中吃到过虫子、老鼠屎、蟑螂、头发等。

还有网友吃出了肠胃炎,去医院输了几天的液。

其中,有个匿名网友反映:

他在12月8号点了一份杨国福麻辣烫的外卖,在汤中发现异物。

处理过程中,商家态度恶劣,即便投诉了,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其实,连锁店口碑的好坏,最主要看加盟商素质。

但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商素质良莠不齐,最终影响了杨国福的声誉。

而且,据加盟商爆料,在加盟前期的培训过程中,专业技能培训很全面。

但却缺少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比如菜品该如何保存,如何分辨过期等。

这些在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只能靠店家的个人经验来判断。

杨国福

实际上,食品质量问题曝光后,杨国福麻辣烫对加盟店的管控,依旧没有上心。

虽然每次出问题后,都第一时间反应,召集线上会议,多次强调食品安全问题。

但对于怎么注意,如何注意,全都没有提到,更像是在走形式。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餐饮行业许多环节仍然是靠人力操作的,越是依靠人力,食品安全的隐患就越大。”

特别是在企业越做越大时,登高容易,但也更容易跌重。

越是规模大的企业,越应该谨慎行事。

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回看杨国福的前半生,他都是在吃苦中度过。

因生活所逼,杨国福不得不转变思路,寻找出路。

他钻研了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最终才换来后来的成功。

做企业就像做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这本是常态。

但最关键的,是遇到问题能否对症下药,及时改正。

杨国福

困境之下,希望杨国福能参透问题关键,制定出合理措施,重新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回归企业良好形象。

杨国福能做到吗?

这关系到N年之后,杨国福麻辣烫的生死存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9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